10月10日是第3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我国把今年的宣传主题定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当天,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杨莉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一场讲座中介绍,多动症这种儿童青少年较为常见的精神行为障碍,如果不及时治疗,虽然症状(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减轻,但大多数成年后的多动症患者会面临执行力差、社会适应能力弱、经济收入低等问题。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关键是要坚持预防为主、群防群控。必须减少产生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危害性因素。”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牵动着家长的心。近年来,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已经纳入全国深化改革和社会综合治理范畴,相关部门、全社会正在共同努力,积极应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两方面指标提示孩子可能有心理问题
郑毅在临床中发现,很多来就诊的儿童青少年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很重要的原因是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孩子有心理健康问题。
郑毅呼吁,家长应该像关心孩子躯体健康一样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长如何才能及时发现孩子有心理健康问题?郑毅给出了两方面指标。
指标一:孩子的情绪和日常生活行为发生了与他年龄不相符的变化,比如睡眠习惯改变,包括失眠、早醒、睡眠过多等,或者食欲特别不好、心情很不好等。
指标二: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给他自身或他周围的人带来了持续的麻烦和痛苦。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而可能是心理障碍的一些早期表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为17.2%,重度抑郁为7.4%。分年龄段来看,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随年级的升高而升高,有部分孩子长期处于情绪低谷。
抑郁障碍是导致青少年学习成绩差、退学,甚至自残、自杀的高危因素。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病房主任曹庆久发现,不论在病房还是门诊,抑郁障碍孩子的亲子关系通常比较差。不少家长经常会误解青少年抑郁障碍的表现,比如孩子因为动机减退、情绪低落、疲劳等原因不愿意上学,这会被误解为“懒”,孩子的身体不舒服也会被误解为“装出来的”。
曹庆久建议,家长应加强亲子沟通,学会倾听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需求,这样有助于孩子主动向家长倾诉不良情绪。
心理元宇宙:https://xlyyz.com/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
心理元宇宙 孩子心理生病了得早治
网址:http://fannawang.com/jianzhujiancaiwang/83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