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伯纳德行动》
本片根据阿道夫•博格原著《魔鬼工厂》,书中所述为作者亲身经历,影片荣获200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和2007年德国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
影片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二次大战如火如荼。而萨利凭借一手高超的伪造技巧春风得意,佳肴美女信手拈来,好不自在。但是他的好日子并为持续多久,很快他便因为遭罪被逮捕,随后投入毛特豪森集中营。 时德国纳粹图谋制造大量假币,以扰乱同盟国的经济。萨利的才能得到发掘,他成了这个秘密伪钞制造小组的头目,但良心却促使他选择了另一条路……
2.《希特勒的男孩》
《希特勒的男孩》被德国人列为纪念二战胜利 60周年的“终战三部曲”之一。影片在历史视野中展现了二战期间青少年被纳入纳粹体制后的觉醒,于残酷中还细腻地刻画了弗莱德里和阿尔伯特的友情。《希特勒的男孩》是一部反思教育的影片,具体地说是对希特勒纳粹德国教育体制的剖析。就电影作为文化产品而言,《希特勒的男孩》具有大众文化程式配方的特点。
3.《 伯尔尼的奇迹》
本片的片名叫《伯尔尼奇迹》,但实际上却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述二战结束后不久德国民间的状况,通过一个小家族的矛盾折射战争问题给德国普通人造成的创伤,暗示这次世界杯冠军对德意志重振的象征意义。
4.《铁皮鼓》
《铁皮鼓》是沃尔克施隆多夫于1978年拍摄的一部电影,影片获得了戛纳金棕榈奖与奥斯卡最佳外国电影奖,这部电影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君特格拉斯的同名小说,以二战前的但泽为背景,以一个特殊的家庭的小孩为主线,带点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对二战前后但泽的社会进行了描写,侧面反映了纳粹德国的崛起及衰落,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反思。
5.《 何处是我家》
《何处是我家》的导演卡洛琳-林克是影史上第二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女导演,这部大时代、小人物类型的作品改编自犹太裔女作家斯蒂芬妮-茨威格于1999年出版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故事讲述一个犹太家庭在纳粹期间移民到非洲肯亚的经历,时间跨度涵盖整个二战期间,由1938年延续到1946年。
6.《朗读者》
《朗读者》是一部奇妙的电影,可以从很多个角度来观看,都是一部完整的电影。它可以是关于一个男孩的成长故事,它可以是关于一个女人的一生和她在尊严和苦难之间的痛苦选择,它可以是关于两个人贯穿一生的复杂感情的记述,它可以是关于精神的力量,它可以是情爱的纠缠、伦理的探问。同时,它也可以是用两个人之间的故事,来记的对历史的拷问和反思。影片外表是爱情,骨子里其实是厚重而悲怆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