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电影不多,少年时和大伙一起租碟来看的时候,心思总活络在桌上的一盘花生或者糖果上,结果和人聊起电影的时候,总是因为不能理明白故事脉络而被人唾弃——你丫看过这电影儿么,没看过就不要装逼。
这话被人说了多次以后,渐渐变成了我人生准则的一部分,那就是,千万不要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妄加揣测,就算揣测,也千万要明白,这是你的偏见,而非显而易见的事实。这个人生准则给我以极大的影响,至少叫我没有因为说话而丢太多人。
但同样也因为太过闷骚而交不到(女)朋友。在那个本来应该浪浪地时代没有浪起来,现在想要补总给人说成是老不正经,这实在是很叫人唏嘘的一件事。
高中的时候自己实在是没话和人说,吃了不少亏,于是痛定思痛,狠狠甩下毛主席那句话,“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最后的胜利”,一到周末就跑去书店碟店,专找非主流的东西——那时候刚刚过千禧年,还没有非主流这个概念——来看,读书不读武侠言情,电影不看动作家庭,避开成熟的套路,专找些软绵绵轻飘飘带着些不确定和晦涩的稀奇古怪的东西看,卡尔维诺认为轻是一种价值而非缺陷,这点我深表赞同,这些晦涩的故事极大地开发了我的智商——还有耐心。
这么做的结果是,我开始说话了,但是一张嘴就满是文艺青年的气味,这好像大蒜一样,你自己吃着挺爽,给别人讲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使我的处境更加被动,索性一条光棍打到现在,生命中那些美好的光棍节一次没拉的过了。
一开始租碟买碟看电影的时候,我非常失望,那是因为一旦仔细看电影以后,就发现它们实在是和自己美好的想象出入太大,那些文艺杂志中广受好评的电影,看上去是那么拖沓无趣令人不解。不过这个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改变了,人无完人,电影也没有完美电影嘛,要是老抠着人家的缺点不放,你还看什么电影,想找气受挤公交去!
结果养成了另外一个人生准则,那就是看待生活要从积极的方面去了解,阴暗面忘掉就好了。
上大学以后还是爱看电影,学校电视台偶尔会给放一点儿电影看,有一天放的就是这个片子,威克拉着我的袖子说,这个电影,《刺激1995》,拍得真好看!
我说啥,你说这个电影叫啥?
《刺激1995》怎么啦。
我翻了翻白眼,跑到水房刷牙去了。你说,一个电影叫成这名字,你会看吗?
过了一年多,我才知道这个电影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肖申克的救赎》,但是毕竟心理阴影搁那儿了,又是放在硬盘里放了大半年等它长蘑菇。
这周末实在无聊,点来一看,居然给抓住了,两小时二十二分没上厕所,一口气看了下来。
看完以后长舒一口气,琢磨究竟是什么把我捆在冷板凳上坐了两个多小时,却大半天没理明白。
大多数电影主角最惨的时候大概是接近尾声的时候,然后突然一个转机,拨云见日,天空像蓝丝绒一样美丽。但是这个电影从开始十分钟就把主人公塞到了最惨的状况,而后两个多小时一直都处在这么一种状况当中,说压抑也不对,我们是在坏事将发未发的时候才压抑,它一旦发生了以后,我们也就淡定了。好比是从辉煌到低谷,颓废劲儿过去以后,踏踏实实干,心里想着,总会慢慢好起来的那种感觉。总之我从开始就相信,安迪这人会慢慢好起来的,至于为啥会这么相信,很简单,一开始电影里面就很正经得出现了圣经,出现圣经导演和编剧的立场就很明确了——这是一个关于相信和梦想的励志故事。不然出现它干啥,导演又不是昆丁塔伦蒂诺那个无耻混蛋。
之后,虽然生活苦痛,但是我们毕竟可以看到安迪的行为对整个监狱的改变,先是帮助狱卒报税,然后是组建图书馆,然后是叫人读书——俨然一个中学校长的派头,我也在这么和谐有爱的环境中迷失了自我,开始认为这就是最初所指的相信和梦想?
当猫王头青年出现,并且提到安迪被冤枉的证据的时候,我马上清醒过来,心说,完了,这下有人要倒霉了。
虽然有心理准备,但当那个猫王头的男青年死在典狱长手里的时候,我还是有种幻灭感,跟着安迪,把心情坠到了谷底——所谓痛苦,其实也只是发生在希望破灭的那一瞬间,熬过去了挺过去了,什么都好了。但是那时候我非常怀疑安迪挺不过去,猜想他会怎么死掉,在安迪和老黑人RED提到一块黑石头下埋着安迪给RED的礼物的时候,我开始把这个故事往魔幻那边儿想了,结果却美好而符合逻辑,安迪毕竟挺过来了。
故事结束以后,有几个具体的问题我一直在琢磨,第一个问题是这个电影为什么要做那么长的时间跨度,本来这些故事五六年就可以全部发生完,但它拉了三十多年四十年,想来是为了强调岁月的重要性,虽然我们谁都是稀里糊涂把一辈子过过去的,但是自己选择稀里糊涂和强迫的稀里糊涂完全不是一码事,在那里浪费了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之后,谁都会唏嘘,都会无力——一个有钱有前途的人,在生活最一帆风顺的时候被抓起来在监狱里度过最宝贵的二十年,这本来就是一个隐喻,它指的是,当我们不可阻挡失去什么东西并且永远不会再获得它的时候,我们究竟要怎样面对生活。
在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我觉得在安迪身上,有一股强大的信仰,这个信仰是我们这些无神论者一辈子都无法理解的,它支持安迪在失去全部以后还那么坚忍不拔,在半辈子一晃而过不可挽留以后,还有精神去斗争去追求。
前些日子看到一篇文章,说是美国的穷人很少会把自己失败的生活归因于别人,而是说自己不够努力,没有摊上一个好老爸之类的事情——这篇文章在最后仿佛是扬美抑中,把我们自己的状况和环境说得非常糟糕。我不是这么想的,我觉得,大伙都一样,人生不如意十八九,这话在全宇宙都适用,想活的开心,很难。
中国人都是无神论,我们谁都不信连自己都不信,觉得没什么值得尊敬,所以会冷漠会仇视会把一切不平和愤懑撒在别人身上。这并不是什么有错,但是一旦我们被生活摧毁,我们很难再站起来。因为我们很少死心眼去相信公平(至少是冥冥之中的那种公平),不相信公平的人,也就不会有勇气有耐心做自己本来想做的那些事,因为你觉得,我付出那么多,最后还是可能得不到。
活得开心很难,往好里面想就是,我们还有机会有可能活得开心。这个不在于忍耐和退让,而在于勇气,大着胆子和生活叫板的魄力,狂热不是一时而是一辈子的事情,来日方长,你不信上帝不信佛,就得信自己。
我们从来不讲救赎这一套,当生活不如意的时候,咬咬牙迈过这个坎儿,总会好起来的。或许你觉得这个坎儿叫你付出了太多的代价,但是,人和人不一样,计较这些有什么用呢。
而让你迈过生活中所有沟坎的,正是那一个又一个痛苦难熬的漫长夜晚。姐姐,相信我,一辈子很短,一晚上却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