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附视频:两对夫妻四人相声《爸妈爱看的电视剧》@“新语舂碗”暑期相声专场
从“怒怼郭德纲”到“争议相声圈”,上海交大“相声博士”李宏烨最近被推到娱乐新闻的风口浪尖。而暑假的校园,依然是他与妻子郑钰等一帮小伙伴的港湾。
就在《相声有新人》电视节目次日、七夕节的前夕,这对工科博士出身的相声创业者,与他们的新语相声工作室团队成员一起,在交大徐汇校区大礼堂如期上演了校园版“春晚”——“新语舂碗”暑期相声专场。定价50元的票,夏日优惠15元。
大热天,解解暑,消消气。李宏烨、郑钰“夫妻档”照例登台,演了一出“‘暑’道难”。他俩援引“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比较着24个节气到底是热天比冷天多,还是冷天比热天多……结果发现,大暑小暑也有处暑,大寒小寒还有寒露,字面上属于平分秋色。李宏烨耍起嘴皮子,总结道:“三大三暑三寒,四个四小四立,春春夏夏秋秋冬冬,两至两分两雨两雪两露,明蛰清霜降水,芒处种满白谷惊——这头尾相连就是:三大白谷惊(三打白骨精)!”
观众大笑中,继续开玩笑:甲先说这是“藏头诗”,因为每句首字是“春夏秋冬”;乙又说这是“藏尾诗”,因为每句末字是“天连降寒”。李宏烨笑言,这说明中国人还是觉着天太热,寄托着“凉快点”的希望。于是,夫妇俩开始争论男人怕热、女人怕冷的话题。丈夫说,李清照写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分明就是怕冷啊……妻子说,李白写的《蜀道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被解释成“衣服当关、万服莫开”,也就是说:“古代穿衣讲究礼仪,即使天再热,衣服都应关上,穿一万件衣服也不能打开啊……”点题之处,果然爆笑。
当晚近10部相声连成一台新戏,而这早已不是第一届“新语舂碗”了。新语相声成立于2013年,团队主创都是上海交大相声协会的原骨干。2015年时,自称“大李”的李宏烨带头正式创业经营,现在核心成员共8人。而且,他们均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来自材料工程、生物科学、电子信息、卓越工程师学院等多个理工科院系。总体看来,对于相声而言,他们都是高学历,却非科班,从业余爱好变成了投身行当。此外,参加新语演出的还有50多名上海交大相声协会大学生演员和社会上慕名玩票的相声粉丝。而前来观演的粉丝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南方人居多,也以在校和毕业的大学生为主。
有意思的是,跟着博士夫妻的路子,这个校园相声俱乐部里还诞生了另一对硕士夫妻。吴天策、米彦卿,两人在大李相协的第二课堂认识,作为新人演员第一次搭档就演出老夫老妻,随后他俩在自己主办的相声剧舞台上见了对方家长,最终在认识3年之后利用“相声舂碗”的舞台正式办了婚礼。七夕后的两天,“大米和小天”就要分隔万里一段时间,一个奔赴法国,一个留守上海,因此硕博双夫妻此番上台联袂献艺,编排原创相声《爸妈爱看的电视剧》,用十来分钟“串烧”出了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101部热门电视剧,可谓另一版本的“创造101”。
李宏烨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近3年来,他们以工作室的方式每年创作相声150段,共举办了10场“新语舂碗”大型专场,并拍摄了7部相声微电影。其主营业务,用他的话说,是为政府、社区、企业、学校定制相声,主要有3块:微电影定制,包括微电影、视频相声;主题相声定制,包括活动,会议,晚会等场合演出;相声剧定制,包括用于教学的相声剧、系列短剧等。至于创业业绩,他坦然表示,营业状况亏损中,不过有扭亏为盈的趋势。
令这位新语创始人更感希望的是,这次博士夫妻的女儿“小瓜”和硕士夫妻的弟弟“天天”又形成一对组合,一个8岁的迷妹和一个14岁的小哥,制造了最萌身高差和最萌肤色差,在相声《小二和中二》中粉墨登场。当小妹妹遇到大哥哥,两人开始斗嘴逗趣“谁是姐姐”,可想而知的是,小瓜笑到了最后——“学院派相声二代”就此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