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设计  医院  装修  山东  人流  常州  深圳德尚医院  男科  冰淇淋智能销售机  铆接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热点 » 正文

女权时代 为何盛产最弱的“大女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更新时间:2018-08-24 11:05  浏览次数:17

女权时代 为何盛产最弱的“大女主”1

女权时代 为何盛产最弱的“大女主”2

◎李思雪

“大女主”是2010年后华语电视剧领域的热门概念。经人民网盖章,2011年由郑晓龙导演、孙俪主演的《后宫·甄嬛传》是这一潮流的“始作俑者”。随后,《武媚娘传奇》(2014)、《芈月传》(2015)、《楚乔传》(2017)、《那年花开月正圆》(2017)、《三生三世十里桃花》(2017)、《延禧攻略》(2018)等作品相继上映,夯实了这股潮流的来势汹汹。而接下来,《如懿传》《巴清传》(原名《赢天下》)《江山故人》(原名《帝凰业》)《天盛长歌》(原名《凰权》)也先后接档,颇受关注。

随着全球女性主义运动的风起云涌,“大女主”成为重头戏似乎是意料之中。“大女主”戏的初衷应当是为了提升女性角色在叙事中的能动性,增加独立自主的女性角色在影视重现上的能见度,破除大众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助益两性关系的良性互动。同时,在电视收视领域,“得女性观众者得天下”的规律也让制作者们必须不断考量女性观众的兴趣和口味,故而起用孙俪、周迅、倪妮、章子怡等女性观众缘较好的女演员来挑大梁。“大女主”戏实则是社会思潮与文化资本两相碰撞的产物。

意淫无极限的小女人

可笑的土味“大女主”

可究竟什么是“大女主”戏呢?总结下来,这些剧集中,第一顺位的角色是女性,这位女性在故事的发展进程中,凭借自身的天赋秉性加后天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克服困难,最终攀上权力的顶峰,成为笑到最后的赢家。这与传统影视作品中,“英雄成长”式的叙事原型是相似的,只不过通常是男主人公从无名小卒,经历打怪升级的冒险之旅,最终实现成长与救赎。而在这个性别逆转的过程中,由于两性关系互动上固有的程式与偏见,这套叙事原型产生了某种质的变化,不由惹得眼尖的观众质疑:“大女主”难道只是披着羊皮的“玛丽苏”?


这类影视作品在女尊女强的外壳之下,贩卖的仍是一套已然深刻内化的依附和顺应男权的逻辑,这使得“大女主”只沦为了一个好看好卖的标签。

女权时代 为何盛产最弱的“大女主”3

前“大女主”时代

中国铿锵玫瑰有光华

当今“大女主”剧大多改编自风靡一时的网络IP文学作品,《后宫·甄嬛传》《后宫·如懿传》《扶摇皇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凰权》等等皆是,这是“大女主”剧先天孱弱的原因之一。网络文学的创作者显然不追求高深的文学造诣,创作的内容大抵是幻想和快感的具象化。同时,网络文学偏好的架构世界观和极度关注个人内心世界,让传统文学作品强调的时代背景不复存在,什么都是玄的、幻的,基于史实的故事也任意篡改,自然也就塑造不出脚踏实地有血有肉的角色了。

其实,回望以往,早在2000年初,那会儿还不兴贴标签,我们的影视作品中就已经有了最果敢顽强、有勇有谋的女性角色。其中,《大宅门》中的白家二奶奶当属经典。

斯琴高娃饰演的白文氏从头到尾不知闺名,却在白家遭难之际临危受命,运筹帷幄最终将已被查封的白家老号盘了回来。彼时的斯琴高娃面如银盘,体态雍容,完全符合大户人家媳妇该有的仪态,换了今天绝对的以瘦为美、以模板式的整容脸为美,必定没有这份镇得住场子的气度。家族兴衰,国运飘摇,全剧中二奶奶几乎没什么时间儿女情长,而如何治家过日子,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做买卖,这类的人生哲理却教会了观众不少,从男性角色到男性观众,都是要竖起大拇指服气的。

再看《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孝庄秘史》中的大玉儿、《大明宫词》中的武则天,虽然不全是顶天立地的女强人,不过观众看得到她们真实的欲望和挣扎,试图理解她们行事的初心和动机,为她们遭遇的自身与时代局限而扼腕,为她们的错误与悲剧心生同情。


大女主也好,大男主也罢,归根结底是在塑造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林语堂以写当代《红楼梦》的意志才华书写《京华烟云》,倾注所有塑造了自信明理的姚木兰;李少红当年带着两位年轻的编剧郑重和王要借鉴莎翁剧的笔法,创作出《大明宫词》荡气回肠的台词语体。一部好作品的感染力,可以让大众放弃性别的成见去体认人物,自然也就在润物细无声中完成了对性别议题的诉求。

女权时代 为何盛产最弱的“大女主”4

何谓真正大女人

看看人家怎么编

横向比较,近年来美剧也在主推女性主导(female lead)的作品,《傲骨贤妻》《福斯特医生》《大小谎言》《杰西卡·琼斯》《杀死伊芙》等,而日剧的女一番也相继捧红了石原里美、菜菜绪等可爱有趣又极富魅力的女演员。这些印证着创作真正的“大女主”影视剧集,不是没有可行的方式。减少女性角色的恋爱脑,尽量避免性别元素带来的刻板印象,增加职业属性,让情节合理化,以塑造优秀人物(而不强调优秀的女性人物)的普遍标准进行创作,我们才能期待真正“大女主”的诞生。

《如懿传》《巴清传》等作品纷纷改名,推迟播出档期,侧面佐证着“大女主”戏正在面临市场与政策双管齐下的管制和危机。这个时代呼唤强有力的女性角色,同时更需要具有理性和美感的艺术作品。在不追求质量上乘的影视文学作品的前提下,追求任何好的女性主义作品都会变成空谈。来源:北京青年报

女权时代 为何盛产最弱的“大女主”
网址:http://fannawang.com/news/show-67192.html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立即发布»最新供应
立即注册»最新企业
企业新闻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