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四川省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取得的进展、成效和举措。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余冰玥/摄
彭波介绍,四川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每年开展新增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立项和定价评审,近两年新增38项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中医类项目数达到436项。同时,优化中医药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每年按程序优先将中医类项目纳入调价范围,2022年,全省累计调增300余项中医项目收费价格,2023调价工作正在进行中。
其次,完善适合中医的医保支付政策,推动中医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四川省在按病组付费中适当提高中医医疗机构、中医病种的系数和分值。同时,建立中医药临床应用激励机制,将中医药诊治率与医保付费挂钩,鼓励开展中医药服务,并推进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指导市(州)探索开展128个中医优势病种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适时将在全省推广。
除此之外,四川省医保局推进扩面降价,降低群众个人费用负担。彭波表示,四川省持续增加医保定点中医药机构,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药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全省中医药定点机构达到3336家,方便群众享受便捷的医保服务。同时,扩大中医药医保支付范围,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中医项目、中药纳入医保支付,按乙类管理药品的个人先行自付比例降低到10%,有效减轻群众费用负担,参保职工在门诊治疗使用符合条件的中医药可纳入医保支付。在中成药省际联盟带量采购方面,两批次集采中选的31个品种平均降幅超过45%,让群众用上价廉质优的好药。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