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一共写过15部小说,除了《越女剑》之外,剩余的14不被合成一个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的所有小说中,书名跟小说内容都有些许联系,只有《碧血剑》显得很诡异。
看过《碧血剑》的朋友都知道,小说中的确有一把宝剑,可它叫做金蛇剑,本来是五毒教的宝物,夏雪宜为了偷到它,利用美男计迷惑何红药,最终拿到了金蛇剑,并用它打得温家五老束手无策。
后来金蛇郎君死在华山之巅,袁崇焕的儿子袁承志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山洞,并在洞中取得了金蛇郎君留下的遗产,成为金蛇剑的新主人,仔细翻看金庸这部小说,从头到尾都没提到碧血剑三个字。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碧血剑指的就是袁承志手上的金蛇剑,那金庸为什么不把这部小说的名字改成《碧血剑》呢?
仔细看整部《碧血剑》,只有一个地方出现“碧血剑”的字样,那是袁承志跟一群武林侠客大战后的场景,原著中这样写道:
袁承志瞧着金蛇剑上的点点血迹,心想:“此剑今日杀了不少鞑子兵,才不枉了这剑身上的隐隐碧血!”
这也就是“碧血剑”的来源了,其实“碧血”二字来源于《庄子》一书,书中说到有一个叫苌弘的人,在晋卿内讧中为帮助范氏,被冤枉杀死,苌弘死后三年,他的心化为红玉,血化为碧玉。
这就是成语“苌弘化碧”的来源,也是“碧血丹心”的出处,这个成语表示刚直忠正的人,为了正义事业而蒙冤抱恨,再联系金庸的《碧血剑》中,很明显指的就是袁崇焕了。
袁崇焕原本是明朝将领,为了抵御金兵入侵鞠躬尽瘁,却被崇祯皇帝冤枉杀死,所以金庸小说中的“碧血”二字是指他,而“剑”自然是指金蛇郎君夏雪宜了。
夏雪宜是个非正非邪的人,他虽然从未出场,可他才是小说的真正主人翁,袁承志只是他的衍生品,同时也是他的徒弟,而他还是袁崇焕的儿子,所以金庸是用“碧血剑”把袁崇焕和夏雪宜联系起来了。
袁承志虽然是小说中名义上的主角,可他只是袁崇焕和夏雪宜两人融合体,以《碧血剑》作为小说的名称,正是融合了民族大义和英雄侠情,这才是金庸真正想表达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