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胜说,初步统计,自2021年应用该系统以来,平寨水库的短期和中长期精准调度有了科技支撑,为企业的发电增加近500万元直接经济效益。
贵州全省河流分属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水能资源极其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6位。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及气候特点,贵州既丰水又缺水。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贵州降水量较往年偏少,多地水库蓄水不足。
“‘贵州省中小型水电站、水库水情气象服务系统’就是我们防洪及蓄水的风向标!”孙传胜对这个系统在工作中发挥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
该项目负责人、贵州省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曾莉萍介绍,当初开发这个系统,就是希望让贵州的水能资源发挥最大作用,也是深化水电气象服务、拓展气象服务领域,让气象服务更专业化、科技化的一次实践。
经过两年的研发,该项目取得不少创新性成果:获取了66座大中型、74座小水库流域GIS边界数据,贵州主要河流流域边界数据各1套;研发出实时入库流量修正自动化算法;建立北盘江流域、三岔河流域和芙蓉江流域及其9个电站所在子流域的降水量和面雨量的风险阈值指标;优化了贵州省中小型水电站、水库水情气象服务系统;应用多源气象数据以三岔河平寨水库为试点建立土壤和水的评估模型(SWAT)和新安江水文模型的短临-中长期来水预报业务。
曾莉萍介绍,运行以来,该项目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首次将贵州省流域边界GIS信息、气象监测预报和水文预报相结合开展水情气象服务,适用多种水电调度场景,灵活度高、业务化运行成熟;首次开展省内小水库精准定位的短临气象监测预警服务;利用绘制完成的安顺市西秀区小水库边界GIS信息,将其与气象雷达、卫星及气象监测站点结合,逐小时滚动发布0-6小时降水预报信息,融合开展小水库的短临监测预警;在贵州典型喀斯特地貌区域首次利用精细化的气象、水文数据开展无缝隙耦合模型算法研究;合作引进研发集总式和分布式新安江模型,创新性应用降水和蒸发格点实况再分析及预报数据,与水文数据结合完成该模型在贵州西部典型喀斯特地貌下的本地化参数率定和建模,经率定验证后,其中集总式新安江模型的纳什效率系数达到0.84;实现集总式新安江模型的短临到短期(未来9天)的业务化运行。
据了解,该项目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到40多家电站水库,并且仍将持续向贵州省及周边能源企业推广应用。
下一步,该项目研究团队还将继续探索新安江水文模型及SWAT水文模型在梯级水库径流预报中建模和参数率定工作;在完成现有模型径流预报准确率检验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检验来提高径流预报准确率;还将加强部门内资源融合,将贵州省气候中心干旱监测产品接入“贵州省水情气象服务系统”中,为各级水库、电站提供干旱监测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
水电服务网元宇宙防洪蓄水有了“风向标”
网址:http://fannawang.com/xiangguan/80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