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运用期货拓展经营思路
近年来,面对愈演愈烈的产能扩张与频繁的价格波动,生产企业、贸易商、加工企业等产业客户在日常经营中面临原料、产成品价格的风险敞口,需要借助期货进行套保、定价,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稳定生产经营。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大商所LLDPE和PP期货日均成交量分别为26.84万手、14.65万手;日均持仓量分别为28.27万手、27.95万手,较2018年分别增长了8%、4%。从市场结构看,今年前4个月LLDPE和PP期货法人客户日均持仓占比分别为52%、59%,法人客户已成为期货交易主力。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聚烯烃产业链呈现上游集中、下游分散的格局。以往上下游的传统购销模式对价格风险管理能力偏弱。因此,一些善于运用期货工具的贸易商在开展实物贸易的同时,为上下游客户输出基差点价等风险管理服务,使期现结合深入产业各环节。
国内大型塑化贸易商道恩化学研投部经理訾晓明对此深有感触。近年来,产业链供需结构发生变化,供应产能不断增加,贸易商对期货的利用也更加灵活多样。点价销售、库存保值等期现结合方式,改变了企业过去囤货赌行情的模式,减轻了资金压力,还能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赚取合理的利润。
多年来,道恩与下游企业开展基差贸易、含权贸易等业务,帮助下游企业提前锁定了订单利润,以较低价格购进了原材料,进而提高了盈利能力。“我们更多是把期货作为进行库存管理、风险对冲以及服务产业链上下游客户的工具。利用期货市场的模式多种多样,策略因地制宜。”訾晓明说。
“对于贸易商而言,以前扮演着市场‘蓄水池’的角色,主要赚取上下游之间的价差利润,同时还需要承担价格波动风险,遇到行情不好的时候出现亏损也很寻常。借助期货进行交易,贸易商不仅可以通过套保对冲现货价格波动风险,还可以通过期现套利和基差贸易等方式获得额外收益。”中大期货分析师张骏称,相比过去,贸易商的风险更小了,现货贸易规模随之增长,将“蓄水池”的作用发挥得更好。
除了贸易商,在近年来市场价格波动加大的背景下,上游和下游企业也开始运用期货,锁定原料、产成品的价格波动风险。谈到参与期货市场的目的时,南京某能化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以资源加工为主,参与期货交易不是为了追求暴利,而是通过套期保值锁定原料与成品的贸易价格,获得稳定的加工利润。
据了解,该公司聚丙烯年产能达到80万吨。“作为生产企业,我们既要保障生产的连续性,又要保持稳定的利润水平。就国内情况来看,聚丙烯市场供需已处于紧平衡状态,随着未来越来越多的装置投产,国内聚丙烯将会出现阶段性的供应过剩,伴随而来的可能是聚丙烯价格的大幅下跌。”该负责人称,公司一直利用期货工具来锁定原料、成品价格,根据各厂区库存情况决定如何进行套保以及套保头寸,由现货销售团队直接交易期货。当现货出货不畅时,公司还会在期货市场进行卖空交易,实现商品预售,拓展销售渠道。
同处聚丙烯行业的浙江凯利新材料公司(下称凯利新材料)是一家拥有三大生产基地、聚丙烯年消耗量15万吨的下游企业。作为出口导向型企业,该公司每年产品出口占比约为50%。由于出口容易出现滞销情况,相比于行业内其他企业,该公司的原料和成品库存都处于较高的水平。
“以前没有期货工具的时候,我们很难管理库存风险和锁定利润。比如,之前有贸易商想跟我们签订一年合约锁定利润,我们提出需要预付60%货款。虽然能够锁定利润,但是对于贸易商而言,资金占用量比较大。有了PP等期货品种后,即使减少预付货款,也完全可以规避我们自身的风险。”在凯利新材料销售总监罗志伟看来,现货企业天然具有运用期货工具的需求,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完善,公司参与期货市场的定位和决心也更加明确。目前公司能较好地与现货生产匹配进行套期保值,主要是以一口价的模式向上游企业采购原料,再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对冲,具体套保规模占原料需求量的80%—90%。
随着产业对期货认识和运用水平的提升,除了锁定原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企业也在尝试运用基差点价销售的模式来锁定利润。据罗志伟介绍,目前公司运用点价销售模式的产品规模约为2000吨,主要是面向部分长约客户。“比如,跟我们的下游客户谈加工费,可以用期货价格加上一定的升贴水确定价格。这种贸易方式更灵活,给予点价方足够的时间来判断行情,在期货市场上进行点价,确定结算价进行现货交收并结算。”
实际上,通过基差贸易的点价模式,下游客户也多了一个采购渠道。一些规模较小的下游客户现货需求量很少,一般很难从石化企业拿到较低的采购价格。但通过基差贸易方式拿货,交割地点、品牌都可以商定,几十吨也可以成交,而且价格是根据双方约定的基差和盘面走势而定,点价时机合适的话,可以拿到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货源。
汇信国际期货招商一些印尼大选引发冲突
网址:http://fannawang.com/chantuyunshujixie/51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