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卫视《相声有新人》第二期已经与观众见面了。其中,来自大连的姜涵瀚、孔陆洋以及来自深圳的曲艺、孟凡广两对选手引起了广泛关注。
因为在节目中,姜涵瀚自爆干相声行业4年来,已经赔了400多万。而来自深圳的曲艺、孟凡广介绍他们说相声每个月只能赚2000元,这可是在深圳啊,恐怕连房租都不够,别说吃饭了。
有人说了,郭德纲老师、张国立老师,你们看看,他们都这么不容易,就让他们过了吧!如果是别的舞台,嘉宾、评委或许就让他们过了,可相声是需要真本事的,功夫不行,照样难以通过。
两对相声演员的经历揭示了当下相声小剧场的现状,细分原因,小剧场不景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小剧场都在惨淡经营。德云社火爆了之后,全国大中小城市冒出了不少相声小剧场。然而,随着小品、二人转等喜剧艺术的崛起,相声这一用口述形式描绘故事单一的短板暴露无遗。当下,除去德云社、青曲社、嘻哈包袱铺等几家之外,全国的小剧场都在惨淡经营。这就是现状,没有办法。
二是后备力量不足。虽说看着现在相声挺红火,人们以为相声走向了繁荣,其实,台面下还是很心酸的。如今的相声界,演员如同一个金字塔,顶上有部分人做得还不错,但金字塔下,看似有不少人,但小剧场里很多都是草台班子,演员大多兼职,白天正常上自己的班,到了晚上才来说几段相声,试图挣点劳务费贴补家用,这样的状况,何谈后备力量?
三是大多演员相声基本功不行。相声是讲究基本功的,常说的说学逗唱缺一不可。为什么交大博士一出场就被郭德纲淘汰?为什么他们的“公式相声”一说出就遭到无数嘲讽?因为夫妇二人虽说研究了几十年相声、出版了三大本相声书籍,但他们嘴里不是说学逗唱,而是加减乘除,这样的相声演员在大学里可能还应付一番,到了社会上,到了商演上,则一定不好使。
四是原创能力不够。正如博士相声演员李宏烨所认为的:大多数相声演员并不具备原创能力,所以才只好剑走偏锋,用低俗吸引观众。所以,他号称自己做得了学术,搞得了科研,说得了相声,拥有全国最强的相声原创能力,现在通过“公式”,已创作了560多段相声。可问题是,这560多段相声商演了几段?让人知道的有几段?即便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其致命伤依旧是原创能力不足,所以现在很少听到他们的新段子。
让自己笑似乎比较容易,但通过语言让别人笑则是一件难事。荧屏上,演员们在诉苦,但这又何尝不是如今全国相声小剧场的现状呢?正因为如此,相声界尤其是所谓的主流相声界就更应该直面现状,正视问题,找出症结所在,从而经过若干年的努力,真正把中国相声的新人培养出来,真正让中国的相声事业迎来春天。
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