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好戏]给人的感觉是很有看头,而且以黄渤的性格,会是爆笑的喜剧。
洗把脸,伸个懒腰,我这腮帮子,就是看黄渤的喜剧给笑大的。进了影院……哎,黄渤导演处女作,还真不满足于他擅长的逗你乐。影片格局之大,出乎意料。一群人流落荒岛,四面环海,与外界断了联系,人类文明可能已经消失。几方势力试图重新建立社会秩序,重演了一遍勾心斗角的人类文明史。这是一部反乌托邦电影。
黄渤的《一出好戏》的故事内容,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名作《蝇王》,但本片跟后者其实是相反的,包括角色设定、故事的发展脉络,人性的主题等等,用一句时髦形容词,《一出好戏》是“反向蝇王”。但这部电影最终所要表达的内核,好像跟后者是一样一样一样滴。
从《泰囧》到《唐人街探案》,或者《煎饼侠》之类,其实都给我这种感觉,因为这些电影都是太圆润的东西,每个起承转合都有精巧设计的地方,这是需要长期训练的产物。我真的不信那些优秀的演员都能短期拥有这样的能力。但这出戏,从第30分钟开始我就跟身边人说,这绝对是黄渤亲自导演的片子,因为它并不是那种很圆润的东西,是很个人化的,有许多让人相信是他才会有的纠结在里面。甚至还透着一股一个人刚投入一个领域时“事先想的很好,但最终发现自己还是没想好”的糙劲儿。
讲道理可以,但不要这么生硬和直接,道理和哲学是润物细无声的从影片表现出来,而不是扯着大旗来说教。国内电影要么就没内涵纯扯淡、要么就内涵过猛,用力过大。电影讲好一个故事就行,多了反而啥也记不住,感觉硬要给观众演一出现代社会进化史,然而这并不是我要进电影院想看的东西。想看进化史我去看科教片会更舒服和理解这个社会。
本剧其实就是一出采用荒诞喜剧的方式来进行讽刺人性和黑白颠倒的。所以岛上才有那么多反着的事物,指鹿为马颠倒黑白。最后游客问王迅他们是怎么在岛上存活下来的,他说是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其实我们都知道,他们在岛上根本不团结,就是反讽人性。这时出来了个绿蜥蜴,就是表达,王迅说了假话,蜥蜴(观众)都看在眼里,蜥蜴全程观看了这岛上一出好戏。
如果我们跳脱出《一出好戏》中对人类进化史这条线索的书写,这部作品与暑期档的另一部电影《动物世界》拥有相似的剧作设计。它们都选择把一群人困在一个场域中,与外界的隔绝,接着,价值观被重新标码,人的动物性与阶级分化渐渐显露出来,每个人的性格与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最后,两部电影都恍然地迈步进层层的反转,用冲突来升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