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如懿传中你可能忽略的那些细节,清宫剧里的良心制作,《如懿传》用细节展现给你看。
各位主儿们近来安康否?《如懿传》的每日更新是不是都看啦?咖宝在之前海量剧集的淬炼中,那是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啊。在《如懿传》中,咖宝也发现了一些隐藏在剧情背后的制作细节,真的可以说是非常良心了!想知道是哪些细节吗?快跟着咖宝一起来看看吧。
细节一:远景布景及群演统筹
在雍正帝驾崩和乾隆帝即位两大紫禁城远景中。我的个乖乖这规模可以说是非常宏大了,这里面的演员怎么着也得有好几百人,该有的仪仗那也是没一点儿含糊。先来说说两个场景中大臣们的站位,需得按照官职大小由前而后分开站,每个人的脚下都有一块方砖,那可是万万不得站错的。在这种大型仪式上任何行动都按礼制逐一进行,竟挑不出一点儿错处。在布景的细节方面也是非常不错,雍正帝丧仪上,丧仪上的白色的纸钱撒了一地。就连镜头突然扫到的房顶上都撒满了白色的纸钱,这种细腻的布置,你就说良心不良心?
在这两大仪式中,群演的统筹也是一大难处,但是《如懿传》剧组却将这个细节做的很好。在如此庞大的场景中,让群演的动作整齐划一,又保证镜头在扫过每个人时都不出戏,尤其是儿童群演的表演上,能看出来剧组也是做足了功夫啊。
细节二:养心殿布景
说完了远景咱们再来说说近景,远景都能制作的那么精致,近景怎么会差呢?乾隆爷的御书房那是一个金碧辉煌啊,这不禁让咖宝想到了博物馆里展出的乾隆爷物件,那审美,放两张图给大家品一品啊:
再看看咱们乾隆爷的养心殿这金碧辉煌的摆件儿们,确实挺养心啊!全是钱啊能不养心嘛!咱们《如懿传》剧组是不是有矿啊,为了贴近乾隆爷审美也是拼了。
细节三:琵琶和典故
高贵妃提到了象牙凤颈琵琶和烧槽琵琶。关于这两个名词,可不是高贵妃乱说的。剧中白蕊姬所持琵琶,是将琵琶琴颈部分的指板换成象牙材质,而在古时,琴颈又称凤颈。第二个名词烧槽琵琶就有些典故了,烧槽琵琶相传是东汉末年音乐家蔡邕用一块烧焦了的桐木所制作。700年后传至南唐宫中,由南唐国主李煜赐予善于音律的大周后。寥寥几句台词就蕴含了这么多典故,大家都学到了吗?
除此之外还有琴姬们以及高贵妃弹琵琶的片段,一看就是演员们用心练过一阵子的,真可以说是非常严谨了。
看了这些细节,《如懿传》真可谓是超良心制作了!但是良心细节却不仅仅只有这些,还等待着大家一起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