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镜是在文字脚本的基础上,导演按照自己的总体构思,将故事情节内容以镜头为基本单位,划分出不同的景别、角度、声画形式、镜头关系等,等于是未来影片视觉形象的文字工作本。后期的拍摄和制作,基本都会以分镜头剧本为直接依据,所以也称为导演剧本或工作台本。
分镜头剧本的内容一般包括镜号、景别、摄法、长度、内容(指一个镜头中的动作、台词、场面调度、环境造型)、音响、音乐等,按统一表格列出。
张艺谋
《英雄》的分镜头手稿,和老谋子的性格一样,规规矩矩。
徐克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分镜头手稿。满满的美式漫画感!
高晓松
《大武生》的分镜头手稿,很有小人书的感觉哦。
冯小刚
《1942》的分镜手稿,确定这是手稿吗?
李仁港
《锦衣卫》分镜头手稿,从画风看电影......
陈木胜
《新少林寺》马车追逐戏分镜手稿,陈木胜的手绘分镜头还配上文字说明,让很多还没看电影的粉丝都觉得看着很过瘾,就像在看漫画故事一样。
宫崎骏
《千与千寻》分镜头脚本
分镜的主要作用:
第一,他让影片创作者得以预先将他的意念显现出来,并且可以像作家一样,通过连续的修稿来发展意念;
第二,它可作为与整体制作组成员沟通意念的最佳语言。
分镜的沟通价值会因为制作的复杂程度而增加,但它并不局限于动作场面和高成本的制作,即使是小规模的、戏剧性的影片也能受益于分镜头剧本。
然而分镜头最明显的限制就是它不能表现运动,不只是画面之内的运动,更重要的是摄影机的运动。另外还有叠化、淡入淡出等光学效果,也超出表现范畴,景深和焦点的操纵也是如此。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加标注,文字注明和概要图,去形容画不出来的东西。